一直很喜歡銀這項材料做的飾品,尤其戒指墜練等等,但是路邊攤很難找到合自己口味的商品。
造型繁複高雅類型的作品通常都很貴,或者應該要去銀樓找,所以以前看見銀黏土問世,非常的心動,然而學生時代沒什麼錢,在百貨公司的日文原文書區買一本貴貴的銀黏土書,就已經很心痛了。
現在長大了有工作了,到處嘗試各種手工藝嗜好,心中總是惦記著銀黏土這回事,心目中美好的造型銀飾,或許可以自己製作出來。
最近想送禮物感謝一直以來照顧自己的人,藉著要北上見面的機會,趕快將銀飾DIY的想法付諸實行。
由於是第一次嘗試,沒上過任何課程,利用睡前時間趕做的,所以做的不太好。憑著一股任性和多年來手工藝經驗,硬要加入合成寶石,照理說初學者是不要這樣比較好,好孩子不要學喔。
天使之塵設計圖和作品素胚(暫時這樣稱好了…),為了感謝這位朋友經常帶著台北買的漂亮飾品給我,所以做這個當作回禮。寶石背面是可以透光的,沒有做成封閉的。
毛毛設計圖和素胚,堂妹很想念在天堂的毛毛,所以做個毛毛給她。毛毛最愛玩球了,聽到拍球的聲音大老遠就會跑過來,所以用合成寶石當作球。寶石背面是可以透光的,沒有做成封閉的。
小重點1:素胚這裡就要把表面修飾好,燒成銀以後硬度大增,修飾起來會很花時間,還要計算磨光的效果。
小重點2:很重要,作品要完全乾燥,再拿去燒喔。
我家只有瓦斯爐,放上燒成用的不鏽鋼網,開大火馬上網子就變成紅色,然後把火調整小一點,第一次比較小心翼翼,然後用夾子把素胚放上最橘的地方,這樣子燒了15分鐘,過程中有停下來觀察。燒的場所最好明亮一點,這樣比較能好好觀察燒的時候素胚的顏色,我家就是太暗了,看不清楚。
全部過程中最過癮的一道手續,但是擔心自己是不是不小心有揉空氣進去,或者水分未乾,萬一炸開怎麼辦,還是保持一點距離。
燒好了之後溫度很快就降了,因為有寶石所以不夾到冷水中冷卻。寶石牢牢的被夾住了,非常好,最擔心的就是寶石被擠出來。
但是我手邊工具不對,銼刀太粗了,也沒有鋼刷,表面的結晶很難刷乾淨。下次還是買鋼刷來玩看看。
要收到這兩件的人不好意思啦,第一次做做的很醜哩。
結果就是這樣啦。
對銀黏土這項素材的感想:
不是普通的容易乾耶,乾了以後超會裂,我想是因為素材成分的關係;加水會變成銀膏,黏在手指上工具上,然後節儉的我趕忙去買收納盒來裝刮下來的銀膏和乾掉的銀黏土粉,畢竟很貴呀Q_Q。推薦隱形眼鏡盒,比起保鮮盒,大小和形狀都很好,旋轉的蓋子也有一定的密合度。
猜測銀黏土可能是顆粒很細,水分在其中很容易帶著銀粒子流動,所以兩塊黏土接合的地方加點水很容易就能接起來,燒成後也很堅固。乾掉的銀黏土加上水能夠再次使用,不過我認為造型能力降低,當作接合用會比較好,需要很有耐心的整形。
參觀很多網路上銀黏土作品展示,覺得要做到好必須不吝嗇的使用黏土,買各種工具,金具和寶石,所費不貲啊。但銀黏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,親自手工製作的心意囉。
如果要玩這種素材,除了錢以外,請準備耐心,創意,和熱情吧!
